
日本的紋身文化

西方國家現時主流將紋身視為文化、時尚的一部份,出於個人原因不紋身或不喜歡紋身的情況當然有,但鮮見對紋身及有紋身者全面拒絕的情況。
但在日本紋身這個行為有著複雜的文化背景。在日本紋身有2種,分別是日式紋身(和彫り)以及西式紋身(洋彫り)

日式紋身的題材、圖案、靈感來自佛教和神道,多數日式紋身都有著佛教和神道的含意,也多帶有日本代表性的花卉,如櫻花。
江戶時期佛教僧侶會於身上紋上佛教咒語,這一類紋身亦被認為可以對抗危險、邪靈等。

(圖片來源: Binder.donedat, flickr)
除了最南的沖繩,日本最北的北海道原住民愛奴人文化中亦有紋身的存在。傳統的愛奴儀式中會在成年女性的咀和手部用黑色黑水紋上圖案。
為何在日本紋身具負面意義

紋身的負面意象有幾個來源。 在江戶時期囚犯身上會被紋上圖案以茲識別,不同地方選用的圖案各有不同,但多數是紋於額頭或手臂。

囚犯之外,江戶時期的青樓女士「遊女」會將恩客的名字紋在身上,而且紋的不是單詞而是一個特製的句子,以客人的名字開首,句尾為一個「命」,以表「為該客人獻上生命」的意思。

(圖片來源: Fortune Johnny - flickr)
日本社會對紋身的看法

因此日本社會普遍將紋身與犯罪者、不正當行為劃上等號,即使紋身並不一定等於上述人士,但公共設施仍然以一刀切方式禁止所有紋身為主流做法。
禁止紋身人士內進的想法是基於身上有紋身者使用設施的話會對其他使用者造成困擾,實際上其他使用者是否真的感到困擾、受驚則是另一回事。

說到底,紋身=犯法

紋身在日本並不違法,不過身上有紋身的話響日本旅行、生活都或多或少會有不便,特別係難以遮蓋的紋身除了令你無法進溫泉、去游泳,甚至在找工作上也可能會遇到困難 ......
下載粹日本App,網羅更多日本資訊 iOS Android